藏藥的特點:藏藥按其性質分為“熱 性”和“寒性” 二大類,藏醫(yī)診治疾病常歸納為 “龍、培根”(相當于中醫(yī)寒癥)與“赤巴” (相當于中醫(yī)熱癥)。藏藥中的六味(甘、酸、 苦、辛、咸、澀),八性(輕、重、潤、糙、 銳、鈍、涼、熱),十七種效能(柔、重、 溫、潤、穩(wěn)、寒、純、涼、軟、稀、干、干枯熱、輕、 銳、粗、益、動),以其獨特的理論闡明了藏 藥的性能及規(guī)律。蔵藥的加工與炮制,以消除或降低其毒性為目的。如許多曠物藥常與紅烏 頭混合水煮,某些貴重藥,如珍珠、紅珊瑚、 石決明等常加七種輔藥(龍膽、貫眾、訶子、 明礬、麝香、白貝齒、沙棘)共煮,藏醫(yī)認為 這樣處理后的藥材可以去毒。藏灑炙,即將飲 片置干鍋中放少許鹽巴拌炒后,再傾入藏酒中 的方法,此法既可消毒殺菌,又可緩和藥物苦 寒性。藏藥的劑型有多種形式,一般以散劑、 水丸劑和湯劑居多。藏醫(yī)認為湯劑奏效快,通 常首選湯劑,繼用散劑,其后用水丸劑。藏醫(yī) 極少用單味藥,常用復方。方劑少則三、四味, 如“大三果”(訶子、毛訶子、余甘子),“小 彐果”(大托葉云實、蒲桃、杧果核)使用頻 率都很髙I多可達百余味,如臨床常用成藥“然 納桑培”,由珍珠、藏紅花、牛黃等70味組 成,主治癱瘓、癲癇等。“芒覺”由座臺、牛 黃、麝香等45味組成,主治胃炎。“常覺”由 座臺、牛黃、熊膽、藏紅花等130味組成,主治胃 潰瘍、肝炎。
根據(jù)藥材質量的優(yōu)次及臨床療效, 藏藥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,如常用藥大黃“3,上品 有:印邊大黃(Hheumemodi Wall.)、喜馬拉 雅大黃dw6bbiauum Royle.)、西藏大黃 (R. tibeticum Maxim.),中品有:惠花大黃 (R. spiciforme Royle.)、歧黃大黃 ,長穗大黃 下品有:小大黃(R. pumilum Maxim.)、西伯利亞亞寥(Polygonum sibiricum Laxm.)。藏藥應用常伴外治, 如煙熏法:利用藥粉撒在炭盆中燃燒時所產(chǎn) 生的煙治病。酥油燙療法:將包有肉豆蔻粉末 和藏茴香的藥包浸于熱酥油中后,再放在需灸 的穴位上。藥水浴療法:將加有曲酒的藥液放置一、二天使其發(fā)酵加溫后,再倒入少量藏 酒供病人洗浴。藏藥應用很注意飲食及環(huán)境的 配合治療,如髙原氣候寒冷、干燥,藏族人民喜 以羊、牦牛乳汁(性甘溫)、酥油(補氣血、潤燥) 和茶葉打成酥油茶為飲料。習慣將青棵(性平 涼)釀糟成酒服用,以壯筋益力,外用尚可治傷。
藏藥材與中藥材的比較:在臨床常用 的304種藏藥中,大多數(shù)都為本地所產(chǎn)的草藥, 其入藥部位與中藥完全相同的僅有98種。但其 用法、功效尚有差別。有些同一品種,藥用部 分也相同的藥草,用法卻不相同,如“間色打 吾”屬虎耳草一種,藏醫(yī)認為性溫為滋補藥* 中醫(yī)則認為性涼、有毒。卷葉貝母、棱砂貝 母、髙山貝母,中醫(yī)用于止咳、清熱散結,多 單味應用在病初起I藏醫(yī)對其則應用很少,并 都以輔助藥出現(xiàn),從不使用單味。藏藥獐牙菜、 虎耳草、藏黨參、篇蕾、側蕾、藏茴香、翼首 草等對防治肝炎、膽囊炎、關節(jié)炎等療效理想, 對治療高原不適應癥、炭疽病、孢囊蟲病、胃 潰瘍、四肢浮腫等方面有著獨特的治療經(jīng)驗, 且大多用本地藥材。
藏藥保留著自己本民族特點,也吸取了中藥和其它民族藥的一些內容,在對某些疑難癥 的治療方面有其獨到之處,因而幾千年來經(jīng) 久不衰。藏藥是祖國民族醫(yī)藥中一塊瑰寶,有 待進一步地發(fā)掘、整理、加工和研究,使其能 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。